之六|廣告信
那個秋末時節,你遞給了我舞團表演的廣告DM,我欣然的接下,並陪你同行。也許你知道,我有將一些有的沒的DM收集在大袋子的習慣;但你應該不知道,我還好好保留著當年你給我的廣告DM,像珍愛我們曾經有過的感情般疼惜,獨一無二。在開始之前,在結束之後,你又透過MAIL捎來了DM,字裡行間充滿了OL的熱情與幹勁,但老實說我卻感覺到萬分冰冷。也許只是誤寄,但下次還是小心,記得將我的名輕輕拿起,放在最安靜的位置。因為我不再陪你同行,也感覺不到獨一無二,不想成為沾染你微笑的萬眾之一,陌生的感覺等同於被徹底遺忘。
之七|新學友書店
那天,早晨的陽光篩過樹葉,落在露水凝結的紅磚道上;兩位身著黑色夾克,藍色牛仔褲,一白CONVERSE,一藍NIKE球鞋的男女,談笑著走進仁愛路圓環旁的新學友書店。爾後,每每經過那,就會在紅燈的時候,兩眼直愣的望著書店。那年,夕陽西下後的天有些涼,卻又殘留了一絲溫暖。我們因著研究所的提問作業,趕時間的進了新學友書店,靠在一起翻閱兩本書,一本書,或者根本離開了書的本題,而將話題移到了卡片、小禮品、還有對方的身上。書,讓我直覺想到《燦爛時光》的馬迪奧和美拉莉。因攝影與書邂逅,也因著攝影與書死亡。「你在捕捉什麼呢?捕捉人們靈魂內在的秘密嗎?」而後馬迪奧卻自己也抓不到自己的靈魂,所以選擇死亡;「你那麼愛書是因為可以隨時放下嗎?但人生卻不像書可以就此放下。」美拉莉最後拿著邂逅時為馬迪奧拍的照片參展,為他遺留了瞳孔深處,那驚鴻一瞥最真實的靈魂。所我想說什麼呢?沒什麼,只是想念那個書店裡,那短暫過往,曾經驚鴻一瞥最真實的靈魂。
之八|燦爛時光
彌補近三個禮拜沒看電影的空虛,於是選了義大利大導演馬可圖里歐喬達納(Marco Tullio Giordana)的《燦爛時光》(The Best of Youth)來看。長達六小時的電影,看得真的很滿足。緩拍的鏡頭運行著詩意般的長篇小說,光影纖細的補抓成就著美好的影段。《燦》片裡濃縮著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》+《藍色情挑》+《國王與皇后》+《變奏曲》的影子,生老病死,喜怒哀樂,期待與失望,鮮明與無奈等全都道盡,整片反應著義大利以及人們的歷史命運,而最大的宗旨除了探索人們深藏的秘密外,總是希望人人心中充滿著北極午夜太陽的美好希望。至於演員,飾演弟弟尼古拉的威尼斯影帝路奇洛卡西歐(Luigi Lo Cascio),神情還有演技像極了影帝梁朝偉,真的非常有味道,令男人的我都為之動容。(感想有空再寫)
之九|Who Can?
《燦爛時光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橋段,就是馬迪奧與喬珍在小酒吧裡,聽著點唱機傳來浮士托尼利的〈Who Can〉,然後四眼對望的深情景象。誰能真正了解一個人?不論是自己或是對方?是正常人或是精神病患?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,卻也是一個永恆的,人們不斷追尋的問題。「每個人都是精神病患」會狂想,會在不同的角色崗位上,有著不同的臉孔與習性。只是,輕重程度不同。馬迪奧是內隱的精神分裂者,喬珍是外顯的精神分裂者,他們彼此不了解自己,但上帝卻要他們相遇、衝突,然後平和的從對方眼中認清自己。那已經是超乎言語能夠闡明,而僅僅只是完整於當下觸電般的四目對望,接著便又各自回到封閉的場域,長久分離。
王菲的〈Eyes on me〉唱出了望眼欲穿的情懷,片末尼古拉與美拉莉何嘗不是如此?因著對死者馬迪奧的思念,縱使不說一語,但是眼神的交錯、對望,卻也交織出了彼此的情愫。他們信仰的愛情,植基於信仰著馬迪奧深邃而純潔的靈魂,於是乎愛情的信仰不單單信仰彼此,而是必須跳脫至更上層的永恆法則。所以誰能告訴我,這樣難不難?那個人離我遠不遠?如果不說什麼話,眼神是否真能說明一切?如果真能說明一切,那我想我們的暗語一定會是:「我在你眼中察覺了我正在分裂,但也因為察覺到了分裂,於是我終於完整。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