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沒有所謂的完美,接近完美前都是再一次的練習。

文/藍川芥

 看完《練習曲》的後遺症,一天之後才真正爆發。幾個月前,我錯失了觀賞這部片的機會,還好最後仍然選擇進電影院觀賞這部「記錄台灣之美」的好片,不但帶給我很深刻的熟悉感,也再度讓我懷想起一個人旅行的酸甜滋味。

 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:「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;這三件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因為是國片,所以處處充滿熟悉;因為台北以外才是台灣的全部,所以那裡存有信望愛;因為那些愛的記憶深刻但卻藏匿,所以我們的情感才會像翻箱倒櫃般湧流潰堤。其實市井小民終究才是台灣的全部,而他們的天真純樸所流露出的愛與關懷,就像是《幸福的三丁目》所呈現出的感動氛圍,歷歷在目的真實上演。

 這部電影是《悲情城市資深攝影師陳懷恩首度執導的真摯之作,當時的他趕上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波,如今他要用這部電影完成他自己以及年輕人「環島的夢」。電影敘述: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,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。逆時針的環島路線,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,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,交織相扣,譜出生命的和弦。他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,專心一意的,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;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,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……;旅程中寂寞的時候,他在海邊彈著吉他,伴著月色和海潮聲,以大地為床,就地而眠;肚子餓的時候,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;疲累的時候,他停駐外公外婆家,一聲「阿公阿嬤」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…。回到高雄,旅程結束,回憶卻正要開始。12段精彩的偶遇,是明相難以忘懷的生命滋味。停好一路相隨的單車,打開電腦,拿起吉他,明相輕輕地彈奏起屬於他的生命練習曲。

 帶著大家去旅行,沿著台灣本島的海岸走一圈,呈現當下台灣,是導演努力的功課。電影開始於東海岸的日出出發,在台灣西岸的落日中結束旅行。以七天六夜的旅程舖陳延伸,開始和結束在同一個點:太麻里,迎接台灣第一道陽光的地方。這個逆時針的循環,像是時間的倒轉,回憶的圓圈,一如始終如一的人生,本來無一物。(電影簡介引自→這裡

 看完電影之後,我問他好不好看?他說:「還OK囉!但是就是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,我也不會形容!」其實的確,看完電影之後我也有一種無法說出的感覺,既興奮又有點淡淡的哀傷;既懷念又有必須面對現實的窘況。後來我又問他,有沒有過一個人旅行的經驗?他說:「沒有,不過逛街倒是常常。」我有點發楞的笑,然後很簡單的跟他分享一個人旅行的美好經驗。

 就像電影的Slogan所說的,「有些事現在不作,一輩子就不會作了!」這句話涵蓋的層面很廣,當然在無法加「但書」的狀況下,很可能又變成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的變調用語。不過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我常常想要一個人旅行,也曾經一個人旅行過。

 所以那時候為什麼毅然決然就去作了?理由很簡單,因為一個人,因為心情不好需要放逐,因為需要重新的與世界對話,因為靈魂企圖自由的飛翔。搭火車、客運、走路;在旅途認識了幾個朋友、親近海、拜訪外公外婆、然後回想起小時候媽媽為了上班,總是在最後一節車廂後頭用力揮手,對著淚眼汪汪的我道再見。我想到人其實都很單純,但因為有一些事情忘了作,所以現在也回不了過去。

 一個人旅行,比較像我自己。像是我必須鼓起勇氣去問路、去與人交通、和當地的小孩子遊戲,自然的流露出笑顏,我不用武裝心防,因為我可以隨時離開,因為我和他們的關係不會繼續下去,或者說不需背負感情熟絡的責任。

 一個人旅行,可以看見平常看不見的。時間軸會緩慢至於暫停,目光會留意在小小細微如奶奶的皺紋、爺爺的白髮上。旅館老闆娘好到幫我找更便宜的旅館,附送我一些罐洗用具,還讓我恣意泡麵看電視停留半晌;海邊的人們在天燈上寫著滿滿祈福的話語,然後天燈伴著清澈的海潮聲緩緩上升,當天的晚上非常「世界和平」;爺爺為我下麵仍然像我小時候那樣問我:「要不要加顆蛋?這樣麵會很好吃喔!」還有山嵐、海風、陽光曬傷鐵軌的味道、迷死人不償命的油菜花田等等,這些平常看不見的,都在一個人旅行是更深刻的深植於腦海裡。

 一個人旅行,最愛東台灣。就像胡德夫唱的那首〈太平洋的風〉一樣,「最早的一個故鄉/最早的一件往事/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/吹過所有的全部...最早母親的感覺/最早的一份覺醒...最早和平的感覺/最早感覺的和平」出生在台東的我,自然對東台灣有著一份濃厚的感情,那是最早的一片感覺,最早的一片世界,那就好像母親的溫暖懷抱,像上帝賜給我們未犯罪前的美麗伊甸園,一旦我們滿身傷痕、需要幫助時,「故鄉」永遠是我們想起的第一個字眼。

 我一直有個願望,將來能夠為我的故鄉作些什麼事情,不單單是回去看看爺爺奶奶,不單單像油條的觀光客一樣,只是向那片大地索取情感的依偎,然後我們什麼沒有留的就再度離開。在那裡有濃濃的人情味,小米酒的味道真的比比利時啤酒香醇,老舊的校園傳過孩子們爽朗的笑聲;美麗的男孩與女孩不會讓人產生情慾的遐想,因為蒼鬱的高山如聖靈澄淨,也讓我們的靈魂更接近上帝。於是我終於決定參加教會在九月初於花東進行的短宣隊,我想這是我最直接能夠幫助當地孩子們的最好方式,重返初生之地,也帶進上帝的福音,讓那地能夠永遠的得著應許,永遠的保存美好,讓很多受傷的靈魂需要撫慰時,能夠在台灣找到「迦南美地」,找到生命的出口與企盼。

 很多人看完《練習曲》之後,都有很多很多的感觸(可以上官方留言版),那是因為電影已經不純然是電影,而是經常在我們夢裡浮現的影像,那些所思所想。然而,那些感觸會不會一下子又消失?會不會又在繁忙的工作中淹沒?或再度藏匿於腦海的記憶底層裡?我想,答案是肯定的。但是,曾經一個人旅行過的人們,就如同摩西帶領猶太人重返迦南地前旅行在曠野中,在他們生命中早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,他們會時時懷想,也會有所成長,並且勇敢的面對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挑戰。

 馬丁路德曾說:「你如果要作基督的一朵百合花或是一朵玫瑰花,那你就得活在荊棘中。」一個人旅行,一個人逛街,一個人獨處,一個人思想,一個人總是不容易,但也因為一個人,才足以面對很多的挑戰與荊棘,而上帝就是要藉此來磨練出如祂樣式的孩子,一朵朵馨香的百合以及玫瑰花。

 人生沒有所謂的完美,逼近完美前都是再一次的練習。上帝知道我們不完美,祂也不希望我們達到完美,所以我們可以不斷不斷的練習。而當我們思想它是「練習」時,壓力就不會那麼大,眼光自然不好高騖遠,生活自然適切得宜,因為「練習」允許失敗與落淚,因為上帝才是完美的支柱,祂會陪伴我們旅行。所以我現在都是這麼想的,我不會想成為這個社會的頂尖人物,我也不想靠屬世的價值來獲得生活上的一切所有與成就,因為人在日光下勞碌累心,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?因為他日日憂慮,他的勞苦成為愁煩,連夜間心也不安,這也是虛空。」(傳道書2:22-23)所以我們最終懷念的,還是原在母腹中,原在美麗故鄉時的那分平安。

 「有些事現在不作,一輩子就不會去作了!」所以仔細想想,你生命中有什麼事情是現在非作不可,而還沒去作的呢?花一點時間分別給自己最初的靈魂,分別給孕育我們生命與心靈的母親,分別給所謂的老天爺,分別給我們的上帝,有很多事情就會在下一次的練習中,變得更美好,更加完全!

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

官方部落格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tudeBike
預告片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tudeBike&article_id=6258953
片尾插曲〈光景消逝 - Eyes Contact〉:http://tw.streetvoice.com/music/user-song.asp?au=8687(按play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藍川芥Aika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